【报资讯】AIGC检测新规后的第一个毕业季
检测结果显示1.3%。“这也太低了!”王菁担心因AI检测率过低,论文会被抽去“盲审”。实际上,她撰写毕业论文的全程都用到了AI工具,包括内容生成、润色。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发布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AIGC的使用规范,除要求检测外,还规定学生不得用AI直接生成论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面临毕业,论文的检测结果让王菁感到困惑。她告诉记者,她曾经让不同的系统检测同一篇课程论文,结果有的显示AIGC率70%,有的7%。
这只是全球高校对学生使用AI进行规范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多,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以及部分国外高校陆续出台相关规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各高校毕业论文AI规范存在差异,具体执行中的尺度也松紧不一。
数百万分之一
通知发布时,王菁的毕业论文初稿在AI的辅助下已快写完了。
她研究的是某行业的特殊劳动现象。去年论文开题时,DeepSeek尚未问世,她也不太信任市面上的其他AI工具,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都是“纯手工做的”。
今年年初,王菁访谈了十余人,开始撰写论文。面对海量素材,她不知道如何下手。恰逢春节期间DeepSeek火了,国内多所高校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供师生在教学、科研等场景下使用。
一天晚上,为搭不出论文框架焦虑的王菁,将访谈记录、文献综述等文本都“喂”给了DeepSeek和腾讯元宝,结果让她很惊喜。“它讲得很完整,把我觉得很碎的点串起来了,写的内容有递进,框架列得也很不错。”
在4份AI生成的论文框架的基础上,她整合出一份符合自己思路的框架。AI起的小标题,也让她觉得“挺有味道的”。后来,AI还参与了这篇论文的语言润色,效率颇高。
王菁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用“大白话”粗糙地写出论点、论据,又用一周时间,将这些“大白话”一段段“投喂”给AI工具,请它一点点润色。
“一开始还挺能提高效率的,看多了之后,发现它经常原模原样抄其他论文的专业词汇。”于是,王菁与AI开启了“拉锯战”。AI生成一部分,她就提出疑问和要求,让AI继续修改。如此反复,最后在AI的协助下,王菁完成了一万多字的论文初稿。
这份毕业论文,只是今年全国毕业论文的数百万分之一。其中有多少篇、多大程度上使用了AI工具,不得而知。去年,一家第三方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六成高校师生每天或者每周多次使用生成式AI,近三成大学生主要用AI写论文或作业。
复旦大学一名文科生陆冠宇在媒体实习时,会使用AI工具挖掘选题线索、整理采访提纲,但在写毕业论文时,她很谨慎,从搭建框架到论文撰写,都没用AI工具。她担心,自己的思维被AI固化。
复旦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陈振华,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仅在文献综述撰写、论文框架搭建两个环节使用了AI工具,论文主体内容他没让AI参与。
去年11月28日,为“确保学术诚信,提高教学质量,防范学术不端”,复旦大学制定并发布了《复旦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该试行规定提出“六个禁止”,禁用范围包括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原始数据收集、论文撰写、润色等。
这是国内高校首份专门针对AI工具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文件,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其中“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等要求曾引发热议。
有人担忧,AI工具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一禁令是否矫枉过正,剥夺学生提升学术表达的机会。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对已经熟练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而言,AI能帮助他们从无意义的细节中解放出来,聚焦更具创造性的内容。
但该规范中提到:“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毕业论文(设计)考察的重点。”
“本意绝不是开历史倒车。”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学生将AI作为一种工具,助力、赋能而不是取代人,因此试图去明确边界。这个规定不可能一步到位,会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快速迭代。”
福建师范大学的许宸宇说,毕业论文涉及的实验数据需要使用专业软件,AI并未参与论文撰写的核心环节。“我的论文主要是要结合数据对现象进行解释,AI没办法去解读、分析,它对我的实验肯定没我了解,都不一定能精准表达数据的含义,所以我基本靠自己写。”许宸宇说,在论文的语言润色方面他也未使用AI。
今年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博士生贺文静,在撰写论文的全程都很少使用AI工具。尽管她所研究的是“深度学习模型测试”,但她对待AI的态度也很谨慎,常常在实验中发现,AI模型会输出一些错误内容,论文写作上她并不信任AI。
“就像研究自动驾驶的人,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开车。”贺文静对记者说,她也不敢将未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内容输入到AI,担心研究方法被泄露。
但贺文静也表示,在向国际会议投稿英文论文时,她会借助AI工具来润色和翻译论文内容,“英语不是母语,我的表达是不够好的,不如AI写得流畅”。但与她合作的一位60多岁的英国教授对此并不认可,坚持让她自己打磨语言。
AI规范的落实依赖于学生的诚信
去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
相比于复旦大学的“AI规范”,记者注意到,这份指南并未禁止AI生成内容出现在学术写作中,也允许使用AI润色,但规定,必须标明AI生成的内容和说明AI的使用方式,且AI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
“AI生成内容不能超过20%,其实是参照本科生毕业论文查重的范围确定的。”制定该指南的主要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权威手段进行AI率检测,这份“指南”主要起到一个倡导作用,其实施依赖于学生的诚信。
王峰说,这份指南经过了二三十人、四五轮的讨论,才完成制定并公开。起初,也有教师不赞成学生使用AI。
“禁止学生使用AI是悖论。”王峰说,社会已广泛应用AI,大学教育必须与之接轨。王峰主张,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工具,强调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原创力,而非重复性技能,与此同时,教师要革新考核方式,设计激发学生探索的作业,而非传统的论文。
今年以来,有不少高校发布了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IGC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学生在答辩前完成。
4月9日,四川大学教务处发布通知称:文科类AI生成内容占比不超过20%,理工医科类不超过15%。“对于检测AIGC比例偏高的毕业论文(设计),通知相关导师和学生进行处理。”
一些学校还在通知中指出,检测后确认构成学术不端的,视情况给予延期答辩、重做等处理,情节严重者取消毕业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计不及格。
很快,一些学生发现,AIGC的检测系统未必真实可信。有时,同一篇论文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数值差异很大;有时,对论文进行人工修改后,AI率不降反升;有时,一些远早于AI时代的文学名篇也会被检测出过高的AI率。
记者发现,今年毕业季,一些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查重等检测中,暂未严格执行相关通知或规范性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的相关通知曾要求:学生不得使用AI直接生成毕业论文内容,需主动报告AI的使用情况,保留和提供与AI的完整对话。文末还提到:学校将引入检测工具对论文中的AI生成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作为成绩评定和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王菁告诉记者,在她今年提交毕业论文时,学院未要求她提交AI使用记录,也未对“优秀论文”设置具体的AIGC率门槛。“唯一不一样的是,今年系统会自动显示查重数值和AIGC率。”她表示,“周围没有同学因为AIGC检测没通过论文审核的。”
陈振华也注意到,学校虽明确禁止AI语言润色、翻译等行为,但在论文查重环节并未增加AIGC检测,也未提供专门的AIGC检测软件。
根据学校规定,他须在承诺书中披露AI工具名称、版本、使用时间、用途、生成内容及使用部分,并保留处理前重要材料以备检查质询。但陈振华告诉记者,自己论文仅附一句话说明“使用AI辅助阅读和整理文献”,除此之外未做更多AI使用披露。
“提交论文后学校统一查重,没有显示关于AI占比的内容。”5月30日,陈振华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论文顺利通过查重与答辩。另一位复旦大学的学生则称,各个学院落实规定的细节有所不同,“我们学院没有查AI率,但听说有的学院查了”。
一名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则填写了一份“毕业论文AI使用情况说明表”,在表中写下自己使用AI的细节,并且自行填写AIGC检测数据。而福建师范大学的许宸宇则被学院要求,答辩前查一次,最终送审前查一次,AIGC检测率要低于20%,否则无法参加答辩,不予送审。
肖仰华也担心,滥用AI导致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觉得,是否使用AI应基于学生自身水平,已掌握的能力可借助AI优化,未掌握的需谨慎避免依赖。
“有争议才好,”肖仰华说:“就怕是死水一潭,不利于将来形成共识。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更深的、更科学的一些认识和判断,这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他也提到,国际范围内早就有讨论,政策的制定也更细化。
据外媒报道,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对英国本科生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有92%的本科生以某种形式使用生成式AI,去年这一比例为66%;88%的本科生在各类学业评价环节(论文写作、课程作业、项目报告)中使用过AI,高于去年的53%。
为了对抗这种趋势,伦敦大学法学院已恢复更为传统的线下考试。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课程教师可以自行制定AI使用政策,允许或禁止AI工具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悉尼大学采用“双轨制”,在考试中禁用AI,但写论文、做报告时,可以使用AI辅助,但需标注说明。政策制定的参与者表示,这项政策尝试将AI纳入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将AI视为辅助工具,而非作弊手段。
香港大学的AI政策则经历了从禁止到逐步开放的变化。2023年2月,香港大学率先出台禁令,禁止学生在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等AI工具。当时,香港大学副校长何立仁在内部邮件中指出,面对ChatGPT对教育的颠覆性冲击,学校需要时间琢磨长期对策。
2023年9月,香港大学开始在教学与学习各方面“拥抱AI”。校方免费给师生提供ChatGPT、DALL-E等AI工具,并开设在线课程和培训,确保这些AI工具得到有效使用。
“高等教育正面临山呼海啸般的改变。”王峰告诉记者,AI规范制定的背后,其实是在思考,AI时代,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育评价体系如何改革。
“AI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如何用、何时用的问题。”肖仰华说,国内和国际的讨论,都只是教育变革的序曲,AI时代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即将发生。
在争论之下,2025年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答辩和审查已结束。曾担心AIGC检测的王菁,在5月中旬通过答辩,还拿到了高分。
标签:
抢先读
- 精彩看点:截至4日8时 全国累计已有329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 10只产品集中获批 首批科创债ETF来了|视讯
- @2025届高校毕业生 这些招聘信息别错过
- 政策扩岗+岗位深挖 护航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焦点滚动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 焦点热文:上合组织国家青年代表借研修之窗观中国教育之变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 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绿地城市幼儿园:艺术熏陶展风采 毕业典礼启新程 每日关注
- 【报资讯】AIGC检测新规后的第一个毕业季
- 上合组织国家青年代表借研修之窗观中国教育之变 速读
- 香港大学,太宝藏了吧!_通讯
- 简讯:从技术突围到品牌出海 深蓝汽车叩响欧洲市场大门
- 为什么你能发语音是什么梗?为什么你能发语音是什么意思?
- 上海专家6厘米切口手术“剪断”患者十年痉挛枷锁
- 今日关注:中新健康丨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食脑虫”很危险
- 孩子是“过敏性体质”,还能接种疫苗吗?专家解答
- 孩子是“过敏性体质”,还能接种疫苗吗?专家解答
- 微动态丨三菜一汤是什么梗?三菜一汤是什么意思?
- 这种绿叶膳食纤维是芹菜4倍,钙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开了空调”
- 比猪肝还补铁!这个夏天硬菜,吃到你就偷着乐吧!
- 今日热讯:秋名山车神是什么意思?秋名山车神是什么梗?
-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
-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_每日速讯
- 吃冰淇淋导致“脑结冰”!科学吃冰才能安全消暑|观天下
- 血管变“水泥管”!医生:别乱吃,血管斑块硬得跟石头一样!|快资讯
-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 上海专家6厘米切口手术“剪断”患者十年痉挛枷锁
- 身体这5处“发红”的人气血足更健康 对照检查 每日速递
-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中新健康丨5岁女童游泳泡温泉后昏迷,“食脑虫”很危险
-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焦点速读
- 专家:高血压患者勿随意停药、减药-速看
- 天气越热越要“以热制热”?8个中医养生法,错过三伏等一年!
- 上海专家6厘米切口手术“剪断”患者十年痉挛枷锁
- 这些伤膝盖的习惯,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 这些伤膝盖的习惯,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焦点精选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进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均衡发展
- 血管变“水泥管”!医生:别乱吃,血管斑块硬得跟石头一样!
- 焦点速看: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高峰运行机组超百台
- 上半年广州海关检疫监管出口荔枝2818.6吨 焦点报道
- 萝岗海关查获侵权“LABUBU”玩偶7536件-每日播报
- 最新消息:上半年广州海关检疫监管出口荔枝2818.6吨
- (活力中国调研行)当内燃机遇上工业互联网:制造老兵交出创新答卷 热文
- 萝岗海关查获侵权“LABUBU”玩偶7536件
- 头条焦点:中泰航空都市携手打造“铁公机”跨境物流通道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暑期经济“热”力全开 释放澎湃夏日活力_快看
- 国产机器狗即将向十年未破的速度纪录发起挑战!见证突破-今日热搜
- 部分青年消费者大额借贷现象增多,中消协发布提示
- 国家统计局:6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26种产品价格上涨
- 热文:安徽合肥:“量子大道”越走越宽
- “职”等你来 193家企业携1.3万余个岗位亮相银川
- 防止广告执法“泛化”和“机械化”倾向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指南-当前资讯
- “我们的产品越卖越火啦”——“两新”政策推动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每日快看
- 最新消息:全国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
- 微动态丨从可选项到必答题 公募基金加速“扬帆出海”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带动行业产销两旺
- 各地频出“妙招” 带活“避暑经济”
- 吉隆坡往返桂林直航常态化 催热暑期跨境“包机游”_快资讯
- 前沿热点: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超七成
- 国际经贸人士: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 西安机场开通直飞奇姆肯特航线
- 吉隆坡往返桂林直航常态化 催热暑期跨境“包机游”
- 焦点快报!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超七成
- 吉隆坡往返桂林直航常态化 催热暑期跨境“包机游” 快看
- 当前热点阿联酋滚装船“扎赫尔”轮在宁波舟山港首航
- 每日报道:新疆已累计开通34条国际货运航线 助力亚欧物流畅通
- 西安机场开通直飞奇姆肯特航线-观速讯
- 中国上线“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要闻速递
-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李岩川:中国跨境进口电商仍多机遇 热点评
- 每日快看:上半年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发运班列601列
- 上半年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发运班列601列|当前资讯
-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李岩川:中国跨境进口电商仍多机遇 快报
- 每日观点:养生直播尽头是高价保健品?平台封禁多个违规直播间
- 养生直播尽头是高价保健品?平台封禁多个违规直播间
- 广州国际生物岛试点园区揭牌-当前关注
- 浙江启动制造业首台(套)精品推广月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 今日讯!浙江义乌从“做地球人生意”到“和地球人共创业”
- 要闻:滚刀是什么意思?滚刀的意思解释
- 钉子户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钉子户?
- 上海机场陆续新开至乌兰巴托、塔什干、阿拉木图3条客运航线
- 工信部: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焦点资讯
- 焦点日报:瓦游戏是什么意思?瓦游戏是什么梗?
- 未来已来!自动驾驶新技术成“交通新动力”_今日观点
- 即时:塑料普通话是什么意思?塑料普通话是什么梗?
- 热推荐: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协同 朝阳区技术经理人联盟成立
- 今日观点!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将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召开
- 餐饮行业如何走出“价格内卷”?|热门
- 动态:赛场之外出口忙,江苏足球用品海外订单持续增长
- 中国科技馆首部原创沉浸式舞台剧《文明的烛火》开启新疆巡演
- 新疆拾光|穿越丝路 听龟兹壁画“奏响”千年乐舞篇章-热资讯
- 实时:长篇小说《六姊妹》以通俗形式表达严肃主题
- 新疆拾光|穿越丝路 听龟兹壁画“奏响”千年乐舞篇章 关注
- 伊朗文物亮相南京 诉说千年丝路文明交融_每日热议
- 今日报丨“宇宙考古:时空探索”展览带观众追寻138亿年前的第一束光
- 引领视听文艺新浪潮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开幕 快讯
- 【聚看点】七大类别全面覆盖 2025“北京大视听”网络视听精品发布
-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开幕-要闻速递
- “宇宙考古:时空探索”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 招商难、同质化 明星也救不了的网综如何突围?_焦点报道